手机版

川汇区是哪个省市(河南周口市辖区内各地地名来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8 10:05:44    

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中国地名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省、市、县、乡镇等各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以及山脉、河流、湖泊、岛屿、草原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名称。那么河南省周口市辖区内各地地名来历是怎么样的呢?

河南省

元置河南等处行中书省。清代正式称为河南省。因位置得名。古处大河(黄河)之南,故称河南。

河南省周口市

周口地名来源于明初的周家渡口。明永乐年间为一渡口,主渡者为周姓船户,在沙河上往返摆渡,遂名周家渡口、周家埠、周家口,后简称周口。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

2000年,设立川汇区。因地处三川交汇处而得名。地处淮河支流沙河、颍河、贾鲁河汇流处,形成三川交汇之势。市区自然分成河南、河北、河西三个区域,三岸夹河,故名。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2019年,准撤销淮阳县,改设淮阳区。因地理方位得名。因地处淮河之北,水之北谓之“阳”,故名淮阳。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

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县。因建筑物和地貌得名。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得名扶沟。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春秋始有西华之名,以地处古华氏地之西而得名。西汉始置西华县。

西华之名起于春秋,时为宋国大夫华氏封邑(宋大夫正考父,食采于华,为华氏),居东者称东华,居西者称西华,故名。据《西华县续志》载:“长平县城西北有宋华氏,其族既大,且居住宽广,乃分东西,东者有东华城,在今太康县治南,西者在汉时置县。”又据《水经注》载:“有东,故言西矣。”东即东华城,西为西华城。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置溵水县,以古溵水得名。宋建隆元年(960),为避讳,改为商水县,县名始此。

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为避其父赵弘殷之讳,降旨曰:“殷者商也,川乃水也。”故改溵水县为商水县。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置沈丘县。以地形地势得名。地处丘陵地带,春秋楚曾设寝丘邑。又因“寝”、“沈”音近,故名沈丘。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

隋开皇六年(586),置郸县。1952年,设立郸城县。以老子炼丹地传说得名。

传说,此地为春秋时老子李耳的炼丹地,老子在此将丹炼成,遂名“丹成”。后演变为“郸城”。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隋开皇七年(587),阳夏县改称太康县。因境内太康墓得名。据《河南通志·卷四》记载:夏禹时太康(启的儿子)到洛水沿岸狩猎,十旬不归,被东夷族后羿所拒,不得返国,流于戈地(今太康一带),筑城定居。死后葬于城东南二里处(今太康县南关王陵村)。又据《陈州府志》记载:秦时始置阳夏县(取“夏之南都”意),汉属淮阳国,隋开皇七年(587),改阳夏为太康县,因县城东有太康墓而得名。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武平县为鹿邑县。因境内有春秋鸣鹿城而得名。

春秋陈有鸣鹿城,因麇鹿众多,常常鸣叫而得名。北朝省“鸣”字称为鹿城。“邑”字意为城邑、城池。隋开皇十八年(598),在“故鹿城地”,改武平县置鹿邑县,始有鹿邑之名。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项城县,设立项城市。因古项国得名。“项”,春秋时为项国。秦置项县。隋开皇三年(583),以原项县加“城”字,改称项城县。项城之名始此。

地名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名知识为载体,深度挖掘“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主旨内涵,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重点解析地名中深藏的中国智慧,从身边的地名中收获新知,感悟中华文化要义,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唤起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与热土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