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千年酒文化:一杯小酒,觥筹之间,自有乾坤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17 06:04:42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春夜宴桃李园序》



1.文君赠酒,乞丐赠水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我们这里可谓是家喻户晓,可是有一个故事,却鲜少有人知道。

相传文君与相如夜奔回到成都家中,一看傻了眼,等待他们的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家徒四壁”。好在卓文君铁了心要跟司马相如在一起,俩人一合计,这日子没法过啊,干脆还是回临邛开个酒铺自力更生吧。

卓文君用自己的细软换了一些钱,在街上租了一间小酒铺,酒铺后面的院子里有一口井,平日里便取用这个井水来酿酒。

起初,他们酿出来的酒并不好喝,因此店里也鲜少有客人光顾。俩人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一日街上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乞丐,衣衫褴褛,腰里挂着个葫芦,逢店便去讨酒喝。那时候的临邛大街上酒铺不少,可是都嫌他脏,没有人肯施舍他一口酒喝。

后来这个乞丐晃晃悠悠来到了卓文君的店铺门前,躺下不走了,嘴里还不停地喊着:“酒!酒!”

司马相如一看,火了:“本来这店里生意就不好,你往那一躺,更没生意了。”于是就让伙计去把乞丐赶走。这乞丐也耍起了无赖,稳如泰山,就是不动。

卓文君心善,劝住自己老公,又拿出架上的酒,还给乞丐准备了一碟肉干,告诉他慢慢喝,不着急。

乞丐刚喝了一口就吐了:“从来没喝过这么难喝的酒!”


司马相如正憋着一肚子火,一听这话气得撸起袖子要上来和乞丐“讲理”,被卓文君制止了。

卓文君又拿出一些瓜果赠与乞丐,并坐在门口与他攀谈起来,并恭敬地向请他赐教酿酒的技巧。

乞丐起身径直走到后院,四处观察一番,随后指着那口井问到:“你可是从此处取水酿酒?”

文君答:“是!”

乞丐舀了一口井水,喝了一口便吐:“这么差的水,难怪这么难喝!”

司马相如无处安放的手早已按耐不住,卓文君再次拦住了他,依旧毕恭毕敬地对乞丐说:“请先生指教。”

乞丐解下腰间的葫芦打开往井里倒了一些液体,一阵奇香溢满了整个酒铺,所有人都沉醉在了那股奇特的香味里,醒来时,乞丐已不见了踪影。夫妇二人惊讶不已,此时,伙计跑来喊道:“糟了,我们的酒都坏了。”无奈之下,只能重新取水酿酒。

酒刚烤到一半,便已芳香四溢,等到酿成之时,酒香溢满了整条大街,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一时间门庭若市。

酒铺从此声名鹊起,顾客络绎不绝,交口称赞此酒芳香醇厚,喝了能让人忘却忧愁。

这便是“文君赠酒,乞丐赠水“的故事。

听完文君赠酒的故事,我和妹妹都齐声说到:“司马相如太没眼力了,怪不得最后要抛弃卓文君呢。“

外公笑着说:“是啊,所以啊知道为什么你二表姐夫来的时候我要和他喝酒吗?

“你想多喝点酒,不被外婆骂!”

“瓜娃子些!诸葛亮知道吗?他有一句话:‘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2.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诸葛亮早在《知人》一文中提出识人之法第五条:“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自酒流行于社会以来,早已不仅仅是用以喝那么简单,更多的可以作为一种宴席上交流的媒介,用以识人。

诸葛亮治蜀期间,蜀地百废待兴。他不断地奔波于乡野之间,体察民情,帮助百姓改善生活,深得蜀地百姓爱戴。

蜀地有一处偏远之地,连日大雨。后来大地震动,山上竟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处类似于“井”的坑洞。

老百姓上山发现这个“井”和别的不一样,居然冒出了蓝色的火焰,雨浇不灭,风吹不熄

当地一官员听说这件奇事,就抓了那几个发现的老百姓,并禁止百姓上山、传扬此事。他知道这可是一笔大财富,这“神火”能省掉多少柴火钱啊。

正巧诸葛亮巡视到当地,当官的一听说就赶紧请他去自家做客,怕乡民告密。

早就听说丞相清廉,当官的特意穿上破衣烂衫,饭菜也一切从简,还特意把家里的房顶也揭去几片瓦,“奢侈品”都藏了起来,就为了凸显自己的正直清廉。

有的时候,太刻意的表现反而让人生疑。


诸葛亮到了一看:这个官员衣服虽破,布料却依旧崭新;屋顶缺少瓦片,屋里家具却光洁如新;缺少粮食,官员却面色红润。饭桌上,几道看似简朴的小菜却别有风味,特别是那瓶酒,用的酒壶看起来不起眼,却酒香浓郁,只有上等的粮食才能烤制得出来。

诸葛亮于是暗暗叮嘱手下去秘密打探当地乡情,自己则不动声色地一边和当官的喝酒闲话家常,一边察言观色: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问他:“当地人主食吃什么?”

当官的连忙回答:“穷啊,只能吃白米。”

诸葛亮一听,连年灾害还有白米饭吃?你到底懂不懂民间疾苦?

于是他又随口赞道:“你们这里的酒真是香醇可口。”

当官的已经有了些许醉意,面露得意之色:”丞相,别的不说,但我们这里的酒是真的好。“

诸葛亮心里已经有了底,这酿一次酒得耗费多少粮食,更别提如此醇厚的好酒

每每问起当地民情,当官的总是言辞闪烁,接着便用别的话题岔开;只谈在当地为官如何艰辛,自己依然兢兢业业;时不时还抱怨一下乡民不懂得感恩,随后又马上表示自己心胸宽广不计较这些小细节,接着就是不断地说自己如何清廉,与民同甘共苦。


手下探听完毕,回报了“神火”之事,诸葛亮便让左右武将当官的拿下,请来几个乡民做向导,上山查看“神火”。“神火”果然很神奇,不熄不灭。

诸葛亮深入研究之后,指导当地百姓砍了许多竹子制成竹筒连接起来,引火下山,每隔一段距离便建一个灶,依次引下去;再指导乡民用”神火“制盐、冶铁,也能用作自家做饭,据说用”神火“做出来的饭菜格外的香。

这便是“火井”的故事。

“诸葛亮通过酒看出了当官的隐瞒了事实,也看出了那个当官的人品欠佳,这就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知道我为什么要和你们姐夫喝酒了吧?’”外公又抿了一口。


03.文化传承酒鬼酒

如今我也长大了,回家看望外公也不忘给他带上最爱喝的白酒。

我去了一趟湘西,给外公带回了特产酒鬼酒作为礼物——外公从未尝过,特意带给他品尝一下。

“这酒真是不错啊!“外公小酒下肚,又乐呵呵地咧开了嘴:“一口下去还能品尝出三种味道呢!”

“是啊,这和我们这里的浓香型白酒不同,这是独创的馥郁香型!”我笑着说道:“这酒鬼酒浓、清、酱”三香和谐共生,两香为兼、三香为馥,一口可品 “前浓、中清、后酱”三种香呢;而且用的水是湘西的泉水。”

我换了个姿势告诉他:“湘西多溶洞,地下的泉水可都是上好的矿泉水呢。酒鬼酒传承湘西民间藏酒技法,将酒以陶坛封存,藏于天然溶洞中,才有了这芳香馥郁的酒鬼酒。


“为什么叫酒鬼酒?”外公的眼里露出了孩童般的好奇和顽皮:“喝了我就成酒鬼了吗?”

“当然不是!”我接着说道:“湘西的鬼是一种自然崇拜,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树有树鬼;山有山鬼;河有河鬼......"

"酒有酒鬼!”外公灵光一闪。

“是啊!湘西自古就有“醉乡”之称,而横穿湘西的酉水就被称为‘酒河’。”我继续说道:“他们口里的‘鬼’就和我们说的‘神’一样。”

秦简《日书》记载:“‘酉’之为‘酒’,‘酒’从‘氵’(水)从‘酉’”,与许慎《说文》中“酒从‘氵’(水)从‘酉’”相契。

“你知道吗?从创立品牌以来,好多的文人都去为它题过词呢。像艾青、汪曾琪、臧克家、陈忠实等名人都去作客品尝并题词呢!”我告诉外公。

“是吗?再给我满上一杯酒鬼酒!

“好嘞!”


写在最后:

酒鬼酒,喝的是馥、郁、香,传承的是湘西地区千百年来先民集体的酿造智慧,还能体会那千年前的荆楚文化:不止有屈原挥剑吟唱“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还有那让人神往的“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罗”;更有为之动容的“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酒鬼酒,是中华白酒文化重要脉络之一。一直以来坚持以“文化酒鬼”为价值核心,以“馥郁酒鬼”和“生态酒鬼”为价值支撑;坚守传统纯粮固态发酵工艺白酒,独创了中国白酒馥郁香型。

小酒一杯,觥筹之间,自有乾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