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 88条母亲河中74条实现全线贯通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

“今年春季生态补水调度,京杭大运河、永定河又实现了全线贯通,特别是这一次的西辽河干流实现了全线过流,成为了母亲河复苏行动的又一标志性成果。这条河断流27年,从2020年开始,每年都在进行补水调度,今年实现了目标。”
4月11日,水利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近年来,水利部针对河道断流、湖泊持续萎缩干涸等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选取了88条(个)母亲河(湖)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其中包括79条河流、9个湖泊,逐条(个)制定“一河(湖)一策”保护修复方案,逐年制定复苏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复苏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压茬推进任务措施落实,推动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
陈敏表示,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全面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节约用水条例》,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明确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地表、地下水可用水量,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全力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融合建设省、市、县级水网,系统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网络,让缺水地区有水可用。持续开展华北地区常态化补水、夏季补水及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2024年累计补水量达到了68.05亿立方米,推动华北河湖逐步成为有水的河、流动的河。大力开展河湖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和监管,比如西辽河确定了郑家屯等3个控制断面和红山水库等12个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目标,将生态流量目标纳入西辽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和年度调度计划,实施精准调度,保证了生态流量的泄放。
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顾地上地下,做到了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综合施策,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加大华北地区、10个重点区域和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通过实施高效节水、退灌减水、水源置换等综合措施,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目前,北京市陈家庄泉、河北邢台百泉、邯郸黑龙洞泉、山西晋祠泉等这些干涸了多年的泉水实现了复涌。
截至2024年底,母亲河复苏行动取得显著的成效,88条(个)母亲河(湖)里面的74条河流全线贯通,5条河流虽然没有贯通,但是有水的河长和有水的时长增加,9个湖泊生态水位(水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京杭大运河已连续3年全线贯通,永定河实现了连续4年全线贯通、连续2年全年全线有水,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母亲河是对一个地方具有重大影响、发挥重要作用的河流。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陈敏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持续开展好母亲河复苏行动,全面完成88条(个)母亲河(湖)复苏目标任务,制定母亲河复苏标准,推动建立地市级以上母亲河名录,完善母亲河复苏保障机制,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组织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让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