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孙耿街道中医服务,托起百姓“家门口”的健康生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6:44:00    

针灸、拔罐、推拿……在孙耿街道辖区内,国医堂、中医阁的建立,让生活在乡村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服务。

走进孙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中医药科室的装修颇具古韵古香,中医药诊疗室、针灸室、中药房分列走廊两侧,上部挂有“国医堂”招牌。“国医堂是2016年12月成立的,目前能为群众提供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10余项常见中医适宜技术,让群众能够在本地就享受到中医诊疗、中药调理、中医康复等服务,方便了群众就医,减少了他们前往市区医院的奔波和费用。”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医药科主任张平平介绍,孙耿辖区内有6家卫生室还创建了中医阁,其中艾老卫生室已创建为省级中医药特色卫生室。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慢性病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手段也丰富多样,满足了辖区群众多样化的医疗需求,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这几天肠胃不太舒服,吃东西也没有胃口。”“腰腿不太舒服时,就来这里扎扎针灸、做做推拿,效果立竿见影,而且特别方便……”走进街道艾老村卫生室的中医阁,一大早,患者已经一个接一个排队就医了。浓郁的中药香味弥漫整个诊室,主治医师艾丙武正给大家问诊。“我们卫生室虽然面积不大,但设施齐全,针灸、拔罐、艾灸、推拿等都可以开展,现在还增加了煎药室,可以为村民提供中药代煎服务。”望、闻、问、切,艾丙武斟酌再三写下中医处方,卫生室超过一半的病例通过中医方法诊疗,全市乃至外地都有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在孙耿街道,无论是国医堂还是中医阁,已不再仅是医疗场所,更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载体。在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堂,两个玻璃立柜内摆放了各种中药材,并注明名称、功效,成为群众在就诊过程中了解中药材的“窗口”。在艾老村的中医阁内有一间健康教育室,文化角通过中医文化海报、中药材展示、科普视频播放等方式,将候诊时间转化为中医药文化学习场景,引导村民养成养生习惯,既缓解患者焦虑,又普及养生知识。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服务能力,还通过文化浸润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以前等着看医生的时候,挺无聊的,现在坐下就能学中医养生知识,还有一些宣传视频可以看,很实用。”一位等待就诊的村民如是说。

此外,艾老村的中医阁充分利用卫生室的空闲地,种植了多种中药,为今后更好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与宣传开拓了新的渠道。

乡村里的中医服务,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守护者,用它的温暖与力量,呵护着一方村民的健康。它承载着中医的千年智慧,也见证着乡村的变迁与发展。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记者:张丽 摄影:张丽 摄像:张丽 剪辑:张成霖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