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赋能教育变革加速!禅城教师这场培训干货多
如何在使用AI过程中保护好知识产权,明晰版权相关的法律法规?4月8日上午,禅城区举办“我和AI的N种可能”暨“AI绿书签”青少年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会议,面向全区中小学教师代表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推进“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提升中小学生版权保护意识,禅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版权局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区中小学生“绿书签”书画创作大赛。
在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教育形态的当前,今年活动引入“AI”主题,升级成为“我和AI的N种可能”暨“AI绿书签”青少年艺术创作实践,就是为了更好地让人工智能成为赋能教育变革的“加速器”。

培训会现场。/禅城融媒记者李俊江摄
“学生在拿起AI工具创作时,会不会意识到技术的边界在哪里?”“是否清楚要遵循怎样的法律和道德?”禅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彭迪丽指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正是“我和AI的N种可能”系列实践活动以及本场培训的要点所在。

黄文静作版权知识培训。/禅城融媒记者李俊江摄
培训会上,佛山市版权保护协会讲师黄文静从“著作权”“独创性”等方面切入,首先结合三个版权纠纷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是否能够得到产权保护。“法院审理倾向于探讨AI产品的作者智力投入程度到了哪里,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AI产品生成过程中自己对产品的智力投入,体现生产过程的独特性、选择条件等,并且要把这些证据保留下来。”

黎嘉栋作AI绘图培训。/禅城融媒记者李俊江摄
会上还由视觉平面活动设计师、AI设计师黎嘉栋进行了AI绘图操作相关培训。黎嘉栋现场选择当前较为常用的AI平台“文心一言”为例进行对话教学。如确定风格、精准使用提示词、调整图像参数、利用参考图和画面修复功能等等,通过这些技巧教学,让老师们能够更好地利用AI工具进行绘画。
来自文华小学的黄倩霞老师在参加培训后深感不虚此行,“讲师的分享让我进一步提高了版权意识,生动详实的案例也帮助我理解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精妙。”她表示,未来会把所学运用到实践,努力实现教学能力更大的突破。
禅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曼宇表示,希望到场老师们先掌握AI相关工具的操作方法,了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版权登记;在其后的教育工作上要注重引导,在课堂上不仅要教技术,更要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明白保护原创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扎根文化:多设计像“用AI还原老城建筑”“数字版木版年画”这样的实践课,让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文|禅城融媒记者李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