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肥乡区赵都小学“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纳税人报记者 弓盛舟 实习记者 李志飞
孩子是花朵,教师是园丁,园丁技艺的提升,对花朵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在邯郸市肥乡区赵都小学,学校和家庭的协同共育,正成为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丰富的教师成长课程体系、创新家校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赵都小学不仅在校园内实现了教学相长,更在城乡间促进了教育均衡,点亮了乡村学子的梦想。在赵都小学,家校共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学校不仅关注学生在校的表现,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月的全员家访日,30多名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聆听教育诉求,分享教学经验。一封封手书的信笺,传递健康的教育理念,架起家校间的心灵桥梁。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信任,也使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育人合力。

同时,学校还通过家长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增进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为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成长环境的机会,增强了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在传帮带中,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让更多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赵都小学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了丰富的教师成长课程体系。学校不仅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还开设了“暑期成长营”,兼顾学科教学和立德树人。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成长潜力。
此外,学校还延续了师徒结对培养模式,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新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赵都小学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提升,更多学生在这里找到了成长的方向和动力。
教育是领航的事业,个体的勤勉付出,带动群体的不断壮大,助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最终受益的是全社会。赵都小学不仅关注校内教育的提升,还积极促进城乡间的教育均衡。
通过城乡互动,赵都小学不仅提升了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还为乡村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教育均衡的推进,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也为乡村孩子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优质教育的滋养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学子走了出去,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家校共育是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赵都小学校长翟小涛说:“通过家校协同,教师成长,城乡互动,学校不仅在教育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提升,还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赵都小学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树立问题导向,推进协同共育,促进各方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