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党员干部要有所畏,更要有所为
新重庆-重庆日报 梁修明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面开展,再次向全党宣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是要“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
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使命越光荣,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恪守有所畏更要有所为的过硬作风和价值追求,努力干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事业。

浙江长兴,党员志愿者下基层服务群众。记者 徐昱 摄/新华网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可以说,纪律规矩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相互作用的。党的纪律规矩具有教育规制功能和保障激励作用双重属性,既是约束言行的底线、禁区、“紧箍咒”,也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防护栏”。
广大党员干部尤须统筹把握好有所敬畏与有所作为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又顺势而为、敢为善为、有所作为。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有所敬畏并非无所作为、不敢作为,同样有所作为也绝非肆情恣意、随心妄为。
有所畏更要有所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逻辑边界和行为尺度,做到敬畏党纪、敬畏权力、敬畏人民,坚守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担当作为。
严管的目的不是要把大家管死,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而是要在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中,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应急处理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

福建宁德,基层干部向村民宣传医疗卫生知识。记者 林善传 摄/新华社

揆诸现实,有个别党员、干部存在消极心态、错误言行和不正之风,亟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久久为功、靶向施治。
“躺平者”有之。有的心存“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躺平心态,守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不干事,千万别出事”的想法混日子。
“表面爱惜羽毛者”有之。有的信奉“一团和气”“多栽花,少栽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似与世无争,珍惜名节,实则明哲保身,深谙“谁也不得罪,顺利升迁,平稳落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社会运作规则。
“本位主义者”有之。有的干事担事思维狭隘、眼界狭窄、瞻前顾后,挑担子避重就轻、干工作花拳绣腿,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放,坐井观天、画地为牢,不愿不敢越“雷池”半步。
“政绩观错位者”有之。有的乱作为、假作为,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新形象工程”,偏离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党的事业当成了自己晋升的跳板,只顾眼前,不计长远。
“我行我素者”有之。有的为所欲为、执迷不悟,缺乏敬畏之心,纪法意识淡薄,信奉“搞定就是安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迷恋关系权力,热衷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矛盾、解决问题。
凡此种种,长此以往必定损害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侵蚀党和国家的公信力,更无益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湖北恩施,“百村书记党课开讲啦”走进该市白果乡下村坝村,全市189名村党组织书记齐聚田间地头,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新华网

今年春节前夕到辽宁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一则苹果的故事,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在辽宁讲这个故事。
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解放军战士行军路过,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
这也启示我们,纪律作风要一以贯之,价值追求当一脉相承,责任使命更要与时俱进。
把好“总开关”。对共产党员来讲,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党员干部尤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切实摆正位置角色,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恪守为官从政初心,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经常在“思前”与“想后”中寻取真我、永葆真我,激发改革攻坚的锐气、改革创新的勇气、干事创业的朝气、造福人民的底气。
用好“指挥棒”。要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健全工作制度体系,优化激励约束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完善落实机制,持续优化工作方案生成、评估、督察等制度机制。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还要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统筹把握“显绩”与“潜绩”、“一时”与“一贯”、“特点”与“缺点”等,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把愿不愿挑重担子、能不能啃硬骨头、善不善接烫手的山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政治生态。
做好“撑腰者”。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改革才能永不停顿,发展才能永葆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可谓是“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一进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这就要以实事求是原则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同时,也要坚决向泼脏水行为“亮剑”,比如不少地方既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也以澄清正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护好“挑担人”。越是担子重如山,越要爱护挑担人。可以说,关爱干部是党的职责使然、事业发展所需、广大干部共同所盼。
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持续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为广大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松绑减压”。
同时,在政治上多激励、事业上多支持、待遇上多保障、心理上多关怀,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