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主体是指 提出投诉的一方,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物品,甚至是一种态度。在不同的情境下,投诉主体的身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网购投诉如果购买的物品存在瑕疵,如暇瓷,且商家不退货,那么投诉主体是购买者,即个人消费者。餐饮服务投诉如果订餐后送达不及时,投诉主体是订餐者,同样是个人消费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将《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修改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自2025年4月15日起施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抓手。《规定》通过抓住“三类人”、管好“三件事”、记好
承诺的主体是 受要约人。在合同法中,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它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并且其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非受要约人作出的任何意思表示都不能被视为承诺,而只能被视为新的要约。
金融界2025年4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张家港华程机车精密制管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机车焊管上料推进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711343 U,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焊管上料推进系统,包括两个上料装置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上两个装置
仲裁权是指 平等主体之间解决纠纷的权利。具体来说,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这些纠纷可以通过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来解决。仲裁权不包括以下类型的纠纷:1.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作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守护民生日常的底线。4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即将实施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和《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这两部《规定》将于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
立法主体是指具有宪法或法律赋予的法定立法权力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可以列出以下中国的立法主体以及所制定的法律形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中央军事委员会及其各总部、军兵种、军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以
来源:经济日报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在全国层面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为涉企收费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此举有助于让各类经营主体在相同的规则和环境下,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涉企
犯罪的构成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或过失。犯罪客观方面: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行为、结果或造成的危险。犯罪客体: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即《刑法》所保护的权利和利益。犯罪的例子
民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适用法律平等,受到法律平等保护。自愿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决定是否参加某种民事法律关系,决定是否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诚实信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