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识别标准是什么
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主要依据家庭人均收入和资产情况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贫困户识别标准:
家庭人均收入标准
贫困户通常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例如,有些地区可能将贫困户定义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205元,而其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具体数值。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这类居民通常被直接认定为贫困户。
特殊群体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的居民。
在职人员、下岗人员、退休人员等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或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疾病和残疾
家庭中有重大疾病患者或残疾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住房条件
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规定标准,或居住在危房中的居民。
其他因素
家庭拥有机动车、大型农用车、工程机械等资产。
家庭中有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部门统发工资的人员,或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作,收入较稳定的居民。
家庭成员中有担任私营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长期从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的人员。
其他特殊情况
长期无人居住,无法提供实际居住证明的,或长期在外打工,人户分离的居民。
家庭成员中有自费出国留学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居民。
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贫困户。
综上所述,贫困户的识别标准主要围绕家庭人均收入、劳动能力、赡养抚养情况、疾病和残疾情况、住房条件以及其他相关资产和收入情况。具体标准需要参照当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