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麻醉周丨陕中二附院用专业与温度,守护生命之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9:40:00    

2025年3月24-30日,我国迎来了第九个“中国麻醉周”,本年度的主题是“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麻醉医生,作为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凭借专业和人文关怀,守护着无数生命的平稳与安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围绕麻醉学科发展、公众科普等核心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讨论与报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大主任、手术麻醉科主任孙绪德受邀参与圆桌会议“儿童手术麻醉是否会影响大脑发育”的讨论并进行全程直播。

孙绪德(左二)

为提升社会大众对麻醉及麻醉医生的认知,麻醉周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麻醉科通过义诊、健康科普视频展播、心肺复苏(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现场培训等形式,解答公众对麻醉的疑惑,向社会传递麻醉医学的价值与温暖。

麻醉医生义诊活动:

以专业守护生命温度

麻醉医生不仅是手术室中的“生命守护者”,更是公众健康的积极倡导者。活动现场,手术麻醉科专家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麻醉咨询、术前评估、疼痛管理建议及麻醉风险评估服务,尤其针对老年患者、孕产妇、慢性疼痛患者等特殊群体,给予个性化的麻醉方案指导。

一位接受过全麻手术的七旬老人感慨:“原以为麻醉就是打一针让人睡觉,今天才知道原来麻醉医生一直在守护着我,怪不得醒来第一个看到的人是麻醉医生呢。”此次义诊,麻醉医生不仅解答了公众对麻醉的疑惑,更传递了“无痛诊疗”和“舒适化医疗”的理念,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麻醉医生的专业与温度。

麻醉科普视频:

以知识破除误解,以科学传递安心

“麻醉会让人变傻吗?”“手术前我需要做哪些准备?”“无痛分娩真的安全吗?”“使用镇痛泵会影响伤口愈合吗”……针对公众对麻醉的常见疑问,麻醉周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出了系列科普短视频:张俊妮主治医师《术后疼痛不用忍,麻醉医生有法宝》、周清梓主治医师《轻松呼吸,一探究镜,无痛气管镜检查知多少》、田国忠住院医师《分娩之痛,无需沉默,找到属于你的无痛密码》、刘翰桥住院医师《无痛胃肠镜,睡一觉就能完成的健康检查》、华佳住院医师《手术麻醉前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注意事项》。

五位专业的麻醉医生,以通俗易懂的动画、图片等形式,覆盖术前准备及术后恢复、术后镇痛、分娩镇痛、无痛胃肠镜,无痛气管镜等五大主题,通过医院公众号、电子屏广泛传播。一位孕妈表示:“看完视频后,我对分娩不再恐惧,更理解麻醉医生的伟大。”科普视频打破了公众对麻醉的刻板印象,推动“舒适化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助力构建医患信任。

急救培训进现场:

授人以渔,筑牢生命防线

麻醉医生是急救领域的“多面手”,本次麻醉周特别增设急救技能培训环节。在义诊现场,麻醉团队利用模拟人教具,向患者及家属演示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流程,并邀请参与者动手实践。从按压深度、频率到AED电极片贴放位置,医生手把手指导,确保每位学习者掌握关键技能。

一位有着“白衣天使梦”的小朋友,在鲁振华护士长耐心指导下顺利完成心肺复苏的操作,赢得现场一片掌声。一位参与培训的家属感慨:“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今天才知道,普通人学会这些技能,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麻醉医生通过“授人以渔”,将急救技能普及至千家万户,为生命筑起第一道防线。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代医家孙思邈的箴言,正是麻醉医生的真实写照。他们以精湛技术护航手术安全,以仁爱之心践行舒适医疗,更以公益行动传递医学之光。中国麻醉周不仅是一次学科的展示,更是一场生命的对话——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麻醉医学的价值,理解麻醉医生的付出,共同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安宁与尊严。

未来,麻醉医学将继续以“生命至重”为信仰,以“大医精诚”为准则,在无影灯下默默耕耘,用专业与温度,守护生命之光。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ZD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