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襄阳作业区“节”尽所“能”,一季度节电近27万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侯琴)4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襄阳作业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电举措,一季度成功节电26.85万度,在节电降本增效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且具有突破性的一步。
作业区意识先行,深挖内部潜力。在能源成本持续上扬的严峻形势下,魏荆线作为高耗能的输油生产单位,一直面临着用电成本压力。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深度挖潜,提升全员降本增效意识,每月开展能耗数据分析,收集节能意见建议,针对用电能耗环节精准发力,取得显著成效。

工作人员操作设备。通讯员 供图
作业区精准施策,优化输油工艺。魏荆线7座站场的电伴热带是维持管线、设备温度,保障油品正常输送的重要设施。为了降低电伴热带用电消耗,作业区对电伴热带进行了全面优化。根据油品特性、管线走向、季节变化及不同区域、部位,动态调控电伴热带的开启时间和温度设定,减少部分电伴热带的运行时长。经过优化,大幅降低了电伴热带的用电能耗。7座站场共优化停用电伴热带总长度约11500米。
作业区创新技术,利用余热生金。加热炉作为魏荆线输油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这些余热曾被忽视白白浪费。经过创新课题研究和反复试验,安装高效的余热回收装置,将废弃余热收集起来,投用于管线伴热系统和办公区域、员工宿舍的冬季取暖,让一度被弃用的热量重新“上岗发热”,让设备和员工温暖过冬。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额外的取暖用电,还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作业区精细管控,照明减量节电。生产区照明用电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作业区又从控制照明装置入手,开展了全方位的照明优化行动,对六座站场7盏高杆灯照明灯组进行减量节电,仅启用三分之一的照明,全年节电约7万度。
作业区全员参与,带动习惯养成。除了技术改造和设备优化,员工节电习惯的养成也是作业区节电工作亮点。作业区通过开展节能培训、张贴节电标语等多种方式,向员工宣传节电的重要性。“人走机停灯灭”已成为作业区员工的自觉行动。无论办公室、值班室还是生产现场,员工们都会在离开时及时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杜绝长明灯、待机耗电等现象。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作业区节电工作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
根据作业区一季度最新能耗统计分析,通过以上有效的节能措施,作业区一季度共节电26.85万度,预计2025年节电量近100万度 ,全年可降低用电成本约75万元。
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襄阳作业区在节电降本增效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减轻了成本负担,也为同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作业区将继续探索更多节能降耗的新方法、新路径,为推动绿色输油、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