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机制创新赋动能,高明干部人才大有可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2:15:00    

“随着‘三大机遇’全面落地,高明已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黄金发展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干部、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锤炼干部、集聚人才。”

在4月14日召开的佛山市高明区干部人才工作大会上,高明区委书记姜岳新表示,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做好干部人才工作,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明实践,打造开放、活力、品质、诗画、幸福之城提供坚强保障。

人才就是未来,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各地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省、市深入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高明区干部人才工作大会系统谋划1份干部人才实施办法、6份干部人才有关实施方案,内容涵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以及教育医疗卫生人才、技能人才、科创人才等,旨在从体制机制入手,充分激发各领域干部人才的积极性,调动各方面智慧力量推进高明事业发展。

这7份文件,搭建了高明干部人才队伍体系的“四梁八柱”,也释放了高明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高明区干部人才工作大会对2024年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先进个人和“高明虎军先锋”进行表扬。朱苏娇 摄

活化队伍

建立“三支队伍”交流机制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大会提出,要把干部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此次改革为起点,以更大力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用人导向、队伍活化、能力提升、容错纠错,全力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近年来,高明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目标,以“全区一盘棋”思路推动640名干部轮岗交流,其中科级干部244名,着力破解干部岗位固化、思维固化、能力固化的局面;同时向外大力招引人才,近三年全区国资国企招聘高层次人才33名,其中研究生30名、博士3名;去年高明首次以高层次人才集中公开招聘方式招聘博士3名,近期区科创中心也在公开招聘博士人才,为高明干部队伍注入了更多新活力。

大会公布,高明将围绕推进“三支队伍”干部人才交流、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组织活力和干事动能出台实施办法、方案。姜岳新表示,要着眼全区事业发展需要,以更大力度推动干部轮岗交流,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三支队伍”交流工作主要面向高明区干部管理权限内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实施办法明确了“三支队伍”交流的6条路径,让干部人才既“出得去”,也“回得来”。

高明将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干部跨体制交流,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提供更多干事创业平台,着力培养更多复合型干部人才。对于国资国企、事业单位已经引入的高层次人才,高明将加强跟踪培养,为各领域干部队伍建设储备一批好苗子。

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高明出台活化事业单位“五项工程”,对事业干部、公务员一视同仁,聚焦体制、编制、班子、管理、交流等五方面发力,着力激发事业单位组织活力和干事动能。接下来,高明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将加快推进方案实施,打造一批典型案例,焕发干部队伍新活力。

系统施策

建强教育医疗人才队伍

机遇叠加之下,如何更好引人留人?优质的教育、医疗环境是关键。

目前,城市人才争夺战略呈现梯度升级态势:基础人才吸引依赖薪酬水平和岗位机会发挥“磁吸效应”,而高端人才竞争则需通过教育资源集聚、医疗配套完善等要素构建“全周期人才生态圈”。当前城市发展逻辑已从产业单点突破转向系统生态构建,通过打造宜居宜业的复合环境实现人才“引育留”全链条闭环,可以让人才不仅因机会而来,更能为生活而留。

近年来,高明下定决心抓教育医疗事业发展,三年真金白银投入资金约6.9亿元,其中教育投入约4.5亿元、医疗投入2.4亿元,建成佛山市华英(高明)学校,推动高明一中升格为佛山市高级中学,启动东部医疗资源大整合,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佛山市华英(高明)学校。校方供图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医疗事业发展,高明将出台《佛山市高明区关于实施“新强师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方案(2025-2027年)》《佛山市高明区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医疗卫生人才雁阵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旨在抓好人才这个“关键变量”,全面建强教育、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推动高明区教育医疗水平持续提升。

“新强师工程”方案主要进行四大方面的改革,即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教师全周期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引进和配置模式、优化教学教研激励办法。高明将实施“铸魂强基”“聚贤引智”“成长接力”“均衡配置”“领航先锋”“尊师惠师”六大行动,通过16项具体举措,力争到2027年培养各层次优秀教师800名以上,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打造医疗卫生人才雁阵方案则提出,要通过头雁领航、鸿雁引育、雏雁培优、群雁齐飞、改革攻坚“五大工程”建设,优化活化医疗卫生干部队伍,打造高层次人才领航、优秀青年人才持续涌现、基层卫生人才有效供给的人才雁阵,力争在2027年建成“1+11+N”临床专科集群和“1+1+6”城乡均衡布局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高明将打造医疗卫生人才雁阵。图为2024年3月7日, 高明区人民医院开展高明区首例气道支架植入手术。院方供图

姜岳新表示,此次的教育、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方案针对单位领导班子、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等都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主要目的是着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人才发展需要,构建完善人才梯度体系,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高明将实施更加灵活的用才方式,积极探索最长任期、超龄退出、定期轮岗、末位淘汰等用人制度,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目前,高明面向全国启动公办初中校长、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公开选聘。

在高层次人才方面,2022年以来,高明共招引高层次人才443人,其中教育方面博士3人、硕士324人,医疗方面博士5人、硕士111人,有力推动全区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今年高明将以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为契机,努力招引30名教育医疗领域的博士人才,着力培养更多名师、名医。

引才聚智

打造“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有什么样的人才储备,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

姜岳新表示,要把人才当成高明最宝贵的财富,着力打造“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夯实人口总量塔基,壮大技能人才腰部、拔高高端人才塔尖,塑造人才生态优势,推动人才与城市同向共兴、彼此成就。

人口问题是制约高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为此,高明将出台《佛山市高明区关于大力促进人口增长实施方案(2025-2027年)》,聚焦发展产业引人、打造平台聚人、开拓渠道招人、完善服务留人4个方面,明确16条具体举措,全力促进人口增长。其中,在打造平台聚人方面,高明将全力支持荷城街道参与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加快打造杨和环皂幕山绿色发展经济带,高标准打造明城“航空未来城”,提级加速推进更合“临空经济区先行区”建设,推动高明人口规模稳步增加,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皂幕山。杨和供图

技能人才是佛山制造的根基。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等加快发展,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凸显。目前高明高技能人才仅4.7万人,占全区技能人才总量36%,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即将出台的《佛山市高明区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是高明在技能人才方面的首个专项政策,凸显了高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心。

姜岳新提出,要发挥好高明职业院校资源丰富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引领技能领航行动、技能人才培育强基行动、技能生态构建提质行动等技能人才引育“三项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育,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近期,明珠生物项目的落户,为高明引进了首位全职院士——韩国翰林院院士、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核心技术专家金南衡。这为高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培养引进一名科创人才、一个创新团队,有时就能突破一项技术、撬动一个产业,甚至能领跑一个时代。例如,金南衡的项目技术将填补高明在高端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空白。

金南衡汇报分享相关研究成果。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供图

即将出台的《佛山市高明区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及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实施筑巢行动,完善创新载体建设,让载体聚才能力放大;实施引凤行动,支持科技人才落地,让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实施助燃行动,营造一流科创生态,持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高明力争到2027年,新引育科创型中小企业超600家,新增高企150家以上,创建概念验证中心等10家以上;每年培养引进7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新引入院士团队2个。

撰文:朱苏娇

【作者】 朱苏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